2009
Sep
02
-
高樓心譚(五)
這是小說。劉琦的字,"英珠"是笔者的创造。〔日本語〕
同年夏天,劉表死了。
聽到父親垂危的消息,英珠即刻便快馬加鞭得往回趕......但是,他們卻並未允許英珠入城。
最後,英珠沒有見到他父親最後一面,連出殯也到不了場。
聽說,那天英珠在緊閉的城門前,捶地哀嘆,號啕慟哭。
聽聞此事後的我也為之心傷。
恩情,旁人說得輕巧。
支持英珠逃出的我,做了一件好事。不然他就不會有未來了。現實可能就是這樣。但在我並不認為自己做得全都是好事。
英珠得到了一個嶄新的未來,代價是永遠失去了他的故鄉——家。
即便早已有決斷的準備,但作為人子來說依然是令人心痛的巨大代價。
對於英珠失去故鄉的責任,我有份。就算英珠否定:“這不關你的事”,那時的我是以承擔英珠的一部分人生的心而吐露言語。
所以,英珠。
我沒有想過要你報答,真的一次也沒有。
對於讓你付出失去故鄉的代價之事,我也不打算道歉。
你不過是選擇了你的人生,而我承擔了責任的一部分。在這世間,因某種緣分相遇的兩人,彼此對等的付出他們所能夠付出的東西罷了。從此以往,你以你的方式生活,我承擔起言語的責任。這樣平等關系的兩人到底有何回禮報答的必要呢。
但英珠卻將他的心意以他的方式報答了回來。
劉表死後不久。
繼任父位的劉琦同父異母的弟弟,劉琮,得知率領官軍的駭人聽聞的“侵略者”——曹操攻打過來後,主動投降,將土地拱手相讓。
這個消息對於主公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。我們連劉表的死都被蒙在鼓裏。主公赫然而怒,但已投降的事實無法改變。
我們只能與追隨主公的十萬民眾一同逃離。
也曾試著封城抵抗,但行動途中被追擊上了,無辜的民眾被曹軍所殺戮。我軍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,想著東山再起無望了。
就在我們元氣大傷,萬念俱灰之時,提出支援的竟是英珠。他本該與他弟弟立場相同,但他卻沒有投降,而是率領著軍隊,朝 我們這兒趕來。兵力足足有......
“一萬!”
聽到這話的時候,我感激得高聲振呼。
說來慚愧,我得知這件事時已是此事結束之後了。戰鬥勝利,我作為使者之任務完畢被釋放後,從前來迎接我的軍隊那兒知道的。因為長時間被軟禁,導致我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。(※【我站在旁邊】的設定)
那時,我作為使者,有緊急任務在身,先一步奔赴了同盟地。而後趕來的主公,改變路線,途中與率領著一萬士兵的英珠回合 了。
一萬士兵。
並且是訓練有素,身強力壯的兵。
確實,這對於我們的盟友來說,是足以定這場戰爭勝負的極大支援。敵方宣
他們的兵力有十萬至十五萬,但實際上充其量也就七、八萬。我想英珠的一萬士兵加上盟友的三萬常備軍,我方的殘余兵力,再加上由於主公的名聲而團結的民心,必定能贏得勝利。想著,便向友軍的首領進言。
然而我們的盟友,作為保險又確保了一萬兵力。因此,便能安心決戰了。理論上是能贏的。
在赤壁戰中,正因為吳人全面策劃周密的戰略,絕大多處靠了數量理論,如果沒有英珠的兵力加入,或許我們的盟友也沒有介入這場決戰。
“你要感謝我們王子啊。”
迎我而來的精銳部隊的士兵們,扶我上馬,紛紛說道。
他們所說的王子似乎是劉表的長子英珠。因往後會成為王,也就是治理荊州的人,故如此稱呼吧。
“當然了。”
當我興奮不減得順勢答道,他們低聲說,“我們帶你去。”
說完繞道,帶我去了英珠排兵布陣的地方。
在那返回的軍隊前方,我看到了那個眼熟的瘦削的背影,喊道:
“英珠!”
果然,那個笑著擡手向我示意的年輕人的確是英珠。我騎上馬向他趕去。許久未見面,他面貌變得成熟了很多。雖然時間不足以下馬暢聊,但我還是趁竭盡全力得表達謝意。
“英珠...謝謝,謝謝!能打贏這場仗,多虧有你的幫助。”
英珠的眼睛晃得瞇了起來,擡頭看馬上的我。
“哪裏,小小的報恩而已,這些還不夠呢。”
“哪是不夠?已經遠遠超出了,我都不知該如何報答你好了。”
說完,英珠又瞇著眼笑了。
“您不用為難,這是我想做的。發自內心,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罷了。”
>>高樓心譚(六)
〔版權聲明〕
版權歸本原作者吉野圭,譯者藤田空所有。
Copyright (C) 吉野圭,藤田空 All Rights Reserved.
〔PR〕
高樓心譚(五)
同年夏天,劉表死了。
聽到父親垂危的消息,英珠即刻便快馬加鞭得往回趕......但是,他們卻並未允許英珠入城。
最後,英珠沒有見到他父親最後一面,連出殯也到不了場。
聽說,那天英珠在緊閉的城門前,捶地哀嘆,號啕慟哭。
聽聞此事後的我也為之心傷。
恩情,旁人說得輕巧。
支持英珠逃出的我,做了一件好事。不然他就不會有未來了。現實可能就是這樣。但在我並不認為自己做得全都是好事。
英珠得到了一個嶄新的未來,代價是永遠失去了他的故鄉——家。
即便早已有決斷的準備,但作為人子來說依然是令人心痛的巨大代價。
對於英珠失去故鄉的責任,我有份。就算英珠否定:“這不關你的事”,那時的我是以承擔英珠的一部分人生的心而吐露言語。
所以,英珠。
我沒有想過要你報答,真的一次也沒有。
對於讓你付出失去故鄉的代價之事,我也不打算道歉。
你不過是選擇了你的人生,而我承擔了責任的一部分。在這世間,因某種緣分相遇的兩人,彼此對等的付出他們所能夠付出的東西罷了。從此以往,你以你的方式生活,我承擔起言語的責任。這樣平等關系的兩人到底有何回禮報答的必要呢。
但英珠卻將他的心意以他的方式報答了回來。
劉表死後不久。
繼任父位的劉琦同父異母的弟弟,劉琮,得知率領官軍的駭人聽聞的“侵略者”——曹操攻打過來後,主動投降,將土地拱手相讓。
這個消息對於主公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。我們連劉表的死都被蒙在鼓裏。主公赫然而怒,但已投降的事實無法改變。
我們只能與追隨主公的十萬民眾一同逃離。
也曾試著封城抵抗,但行動途中被追擊上了,無辜的民眾被曹軍所殺戮。我軍也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,想著東山再起無望了。
就在我們元氣大傷,萬念俱灰之時,提出支援的竟是英珠。他本該與他弟弟立場相同,但他卻沒有投降,而是率領著軍隊,朝 我們這兒趕來。兵力足足有......
“一萬!”
聽到這話的時候,我感激得高聲振呼。
說來慚愧,我得知這件事時已是此事結束之後了。戰鬥勝利,我作為使者之任務完畢被釋放後,從前來迎接我的軍隊那兒知道的。因為長時間被軟禁,導致我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。(※【我站在旁邊】的設定)
那時,我作為使者,有緊急任務在身,先一步奔赴了同盟地。而後趕來的主公,改變路線,途中與率領著一萬士兵的英珠回合 了。
一萬士兵。
並且是訓練有素,身強力壯的兵。
確實,這對於我們的盟友來說,是足以定這場戰爭勝負的極大支援。敵方宣
他們的兵力有十萬至十五萬,但實際上充其量也就七、八萬。我想英珠的一萬士兵加上盟友的三萬常備軍,我方的殘余兵力,再加上由於主公的名聲而團結的民心,必定能贏得勝利。想著,便向友軍的首領進言。
然而我們的盟友,作為保險又確保了一萬兵力。因此,便能安心決戰了。理論上是能贏的。
在赤壁戰中,正因為吳人全面策劃周密的戰略,絕大多處靠了數量理論,如果沒有英珠的兵力加入,或許我們的盟友也沒有介入這場決戰。
“你要感謝我們王子啊。”
迎我而來的精銳部隊的士兵們,扶我上馬,紛紛說道。
他們所說的王子似乎是劉表的長子英珠。因往後會成為王,也就是治理荊州的人,故如此稱呼吧。
“當然了。”
當我興奮不減得順勢答道,他們低聲說,“我們帶你去。”
說完繞道,帶我去了英珠排兵布陣的地方。
在那返回的軍隊前方,我看到了那個眼熟的瘦削的背影,喊道:
“英珠!”
果然,那個笑著擡手向我示意的年輕人的確是英珠。我騎上馬向他趕去。許久未見面,他面貌變得成熟了很多。雖然時間不足以下馬暢聊,但我還是趁竭盡全力得表達謝意。
“英珠...謝謝,謝謝!能打贏這場仗,多虧有你的幫助。”
英珠的眼睛晃得瞇了起來,擡頭看馬上的我。
“哪裏,小小的報恩而已,這些還不夠呢。”
“哪是不夠?已經遠遠超出了,我都不知該如何報答你好了。”
說完,英珠又瞇著眼笑了。
“您不用為難,這是我想做的。發自內心,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罷了。”
>>高樓心譚(六)
〔版權聲明〕
版權歸本原作者吉野圭,譯者藤田空所有。
Copyright (C) 吉野圭,藤田空 All Rights Reserved.
〔PR〕